对作物肌体作用
大大增加植物抗逆能力,减少病虫灾害以及旱涝灾害对作物的影响。腐植酸可以调节叶片气孔开张度缩小、水份蒸腾降低,可以调动植物对钾离子的吸收,*,促进呼吸强度、光合作用强度,促进植物酶的活跃,能够提高作物抗旱能力,从而节水能力可以提高30%,提高植物抗旱、抗寒、抗病虫害的能力。
对果实的作用
促进叶绿素生长,进而帮助光合作用,以提高糖、脂肪和氨基酸在植物的累积,促进作物块根块茎的生长,增加产量,提高品味。腐植酸能够增强细胞的生长以及帮助促进光合作用,从而提高了作物果实的糖和维生素的含量,同时腐植酸能螯合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避免其被作物吸收,其产量和品质也将得到大大提高。
改良土壤
(1)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。
腐植酸能够促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,向土壤中施用**肥也可改良土壤结构,这主要是通过土壤微生物慢慢地转化,如果经常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就会加速这种转化过程。
(2)有利于土壤中水、肥、气、热状况的调节。
当土壤的团粒结果变好时,其容重降低、孔隙度增大,具备了良好的通透性。当腐植酸类肥料受到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时发出的热量,尤其是早春季节作物幼苗刚出土时,能使低温提高而起到抗春寒作用。
(3)改造贫瘠土壤及盐碱地。
长期坚持施用腐植酸类肥料会从根本上把贫瘠的土壤改造为良田。在南方利用腐植酸类肥料改良“酸、瘠、板、干”的红壤,也取得了**的效果。由于腐植酸的酸性可与盐碱地的碱性中和,所以腐植酸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,达到治理盐碱的效果。
(4)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。
在土壤中施用腐植酸类肥料过后,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加剧作用,尤其是土壤自生固氮菌显著增多,能使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大,丰富了土壤的氮素营养,改良了作物根系的营养条件。作为增加**质改良土壤的腐植酸(原粉,腐植酸含量50%以上),每亩至少300kg,较多可达1000kg,连续3年甚至更多,对改良盐碱土、沙化土、白浆土等,有非常好的效果。
作用特点
(1). 培肥地力,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。长年施用可使土质肥沃,特别是瘠薄地和多年重茬大豆田,效果较为显著。
(2). 提高肥料利用率,保氮、增磷,活化钾和微量元素,强化养分的吸收。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内,司持续不断地提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,后期不易脱肥。
(3). 促进根系发育,保壮苗,加速植物的新陈代谢,促进**物质的积累,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。
(4). 保水抗旱、提高地温,增强植物的抗逆性,减轻病虫危害,促早熟。
(5). 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,缓解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,减缓药害。
(6). 成本较低,可减少肥料的投入成本。